学院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校创办最早的院系之一,在国内一直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已成为辽宁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四个专业,均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并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在读学生近2000人,培养的学生以实用型和创新型见长,考研率年均在30%左右,毕业生遍布国内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还有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
师资介绍
学院现有教师8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61人,教授35人,副教授23人,高级工程师2人,副研究员1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6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辽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0人、千人层次6人、万人层次8人,辽宁省兴辽人才青年拔尖人才5人。学院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卧式金相显微镜等大型分析仪器,拉伸试验机、疲劳试验机、蠕变试验机、高低温磨损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差热分析仪、金属膨胀仪等大型检测设备,以及冷室压铸机、卧式和立式挤压机、定向凝固设备、差压铸造系统、喷射沉积装置、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冷等静压设备、高温烧结炉、等离子喷涂设备、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激光焊接设备等大型材料熔炼、制备、成形与加工设备,完全满足学院各本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需求。
科研成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一直与学院的科技发展前沿相结合,先后开展了金属凝固理论与技术、材料的微观组织控制、功能材料及其表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焊接过程控制与设备、新型合金与应用、表面强化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项,并获得包括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和科技发明等奖项在内的省部级奖励1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国际重要检索收录550余篇。学院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多所大学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专业简述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术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成型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讲授先进前沿成型新技术,成型工艺及设备开发、工艺理论和方法,成型过程自动化与智能控制、质量检测和可靠性评价,模具设计等问题。专业面向装备制造业,培养实用型卓越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专业特色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连续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创建“毕业证+行业证”双证培养模式。
比较优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第三批省级示范性专业,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荣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称号,2010年组建了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试点专业,2012年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资质,2013年建立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4、2017年连续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在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沈阳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位列第二名,并获批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
科研实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历年来多次参加“挑战杯”、“永冠杯”等各种科技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2010-2019年获得“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41项,优秀奖34 项。2013-2017年获得“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6年获得“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2014年获得中国“华为杯”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
就业重点单位
华晨汽车有限公司、新东北电气集团、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专业简述
本专业是所有材料学科的基础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工程的专门知识,适应先进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关键技术及发展要求,毕业后能在材料设计与制备、材料工程科学研究、材料工程质量管理、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我校最具办学实力及特色的本科专业之一。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材料、机械、检测分析等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全国尤其是辽宁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国际化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多数教师具有出国学习、研修经历;2门核心课程进行双语授课;定期聘请国外专家学者进校讲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在海外就读的高校包括美国田纳西大学、日本高知工科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德国阿伦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
科研实践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非常踊跃,历年来多次参加“挑战杯”、“金相大赛“、“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知识与创新大赛”等各种科技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就业重点单位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鞍钢建设集团、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
功能材料专业
专业简述
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涉及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生态环境技术、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高技术产业群。本专业综合性强,涉及知识领域广,是以材料科学理论为基础,综合物理、化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功能材料结构设计、制备、表征、改性以及器件化等方面专业知识。
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型工程技术专业,涉及新材料基础、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个特色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功能粉体材料制备与应用”、“功能薄膜及半导体器件”,目前为辽宁省功能材料产业校企联盟牵头单位。
国际化
本科生培养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出国交换学习,开拓国际化视野。所在学院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目前功能材料专业正在积极建设国际化的学生培养平台,构建“3+1”两阶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着手开展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迪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办学的相关工作。
就业重点单位
新东北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白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宏群胜精密电子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华海公司、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高科电瓷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
专业简述
本专业以高端制造业为背景,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支撑,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注重材料连接领域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能力的培养。可从事新材料焊接、热喷涂成形、高能束加工与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激光焊接与切割、固相连接技术、磁控焊接电源控制、计算机辅助焊接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
拥有辽宁省高校先进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注重开展材料的先进连接方法、高效焊接设备选用、高能束加工与增材制造、计算机辅助焊接设计与制造等工作。在校生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证书。
比较优势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有辽宁省高校先进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所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博士授位权,所属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专业体现出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历结构逐年趋于合理,职称结构呈梯队建设。专职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8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5人。在新材料焊接、热喷涂成形、高能束加工与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激光焊接与切割、固相连接技术、磁控焊接电源控制、计算机辅助焊接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科研实践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踊跃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历年来多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等各种科技活动并在其中取得良好成绩。2012年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2017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5-2016年获得“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一等奖1项;2016-2017年获得国家铜奖1项,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7-2018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2018-2019年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三等奖4项。
就业重点单位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华晨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沪林重工、北京中电华强焊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钢机电有限公司等。
欢迎报考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约九月,我们在辽宁沈阳、我们在翔源湖畔、我们在问渠两岸,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