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
|
|
臧喜民,男,汉族,197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教育经历:
1996年9月~2000年7月 鞍山钢铁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本科
2002年9月~2005年1月 东北大学 钢铁冶金 硕士
2005年3月~2008年3月 东北大学 钢铁冶金 博士
联系方式:
邮箱:zangxm@sut.edu.cn

| 荣誉称号和学术兼职 |
|
|
荣誉称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层次”
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第十三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学术兼职:
钢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金属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委员
《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编委

| 学生培养与教学 |
|
|
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1-2名。
讲授课程:
先进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感应熔炼理论与工艺
炼钢学

| 研究方向 |
|
|
高端特殊钢材料制备与表征
电渣重熔理论与工艺
冶金过程智能制造

| 代表性科研成果 |
|
|
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474362),R-ESR新工艺制备大型镍基高温合金GH4169铸锭的基础研究,2025.01-2028.12,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174317),大规格高淬透性齿条钢中硼元素调控及其作用机理,2022.01-2025.12,在研,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4126),抽锭式电渣重熔过程中渣/金界面液-固转变行为及漏钢漏渣机理研究,2015.01-2018.12,已结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960203),基于加压感应和加压电渣双联工艺制备高性能航空高氮不锈钢的基础研究,2020.01-2023.12,已结题,合作单位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560203),以CCM-I-ESRW为核心技术的新流程制备大型镍基合金铸锭的基础研究,2016.01-2019.12,已结题,合作单位负责人
奖励:
[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019,排名5
[2] 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地方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22,排名1
论文:
[1] Oxidation Weight Gain Model for Electrodes During Electroslag Remelting of Superalloy Inconel 718[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24(第一)
[2] Nucleation Mechanism of TiS in Al/Ti Simultaneously Deoxidized Steel based on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Modes[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24(通讯)
[3] Viscous Behavior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CaF2-CaO-Al2O3-MgO-(B2O3) Slag for Electroslag Remelting[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2025(通讯)
[4]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s of CaF2-CaO-Al2O3-MgO-B2O3 Slag for Electroslag Remelting of B-Containing Rack Steel[J].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通讯)
[5] Effect of Cr2O3 Addition on Sintering Behavior of Novel Chromite-Based Ladle Filler Sand.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ch, International, 2023(通讯)
发明专利:
[1] 一种VD炉精炼钢液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2210888900.9
[2] 测定冶炼高温合金过程中界面传氧速率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0363418.4
[3] 一种标定电渣重熔生产高速钢过程的电渣锭局部冷却速度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768890.4
[4] 一种结晶器喂含硼、镁和稀土不锈钢钢带提升铸坯凝固质量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2010927836.1
[5] 一种电渣重熔金属熔池底部形貌辅助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810188123.0